我大概每三個月就要跑一趟鹿港,不為別的,就為那幾口讓人魂牽夢縈的老味道。你說我專程從台北南下就為了吃?對,一點都沒錯!穿梭在老街的紅磚巷弄裡,空氣中永遠飄著誘人的香氣,鹹的、甜的、油炸的、蒸煮的… 每一攤都像在招手。吃多了,也真的踩過幾次雷(相信我,有些排隊名店真的普普),但更多的是那種一吃就忘不了的驚喜。鹿港老街美食的魅力,就在於這種藏在尋常攤位裡的不尋常好滋味。今天,就跟你分享我口袋裡那十個絕對值得一試、甚至值得專程跑一趟的私藏名單。準備好你的胃,跟我走吧!
目錄

1. 王罔麵線糊
特色與亮點: 這碗麵線糊,絕對是鹿港早餐的代名詞!跟我吃過其他地方真的很不一樣,它的湯底實在太滑順了,有點像更濃稠版的羹湯,但完全不勾芡得過分。裡面的蚵仔和豬大腸給得豪邁,重點是處理得超級乾淨,一點腥味都沒有。最經典的吃法?當然是打顆生蛋黃進去攪拌啊!熱騰騰的糊把蛋黃燙成半熟,那個濃郁的口感,嘖嘖,絕了!早上七點多來,看在地人端著碗站在騎樓下唏哩呼嚕地吃,就是最道地的風景。
推薦理由: 古早味之魂!湯頭溫潤鮮美,用料新鮮實在,是開啟鹿港一日遊的完美起點。幾十年不變的好味道,承載著滿滿的在地記憶。站在攤前吃完一碗,才覺得真正踏進了鹿港。
搭配建議: 配一杯古早味紅茶或青草茶剛好解膩,清爽!
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 王罔麵線糊
- 地址: 鹿港鎮民族路268號 (三民路口)
- 價格區間: 小碗 NT$45 / 大碗 NT$55 (視蚵仔大小價格微調)
- 必點: 綜合麵線糊 (蚵仔+大腸) + 生蛋黃
- 營業時間: 清晨約 06:30 – 中午賣完為止 (通常中午前)
- 我的提醒: 想吃真的要早!晚來就吃不到了,熟客都嘛直接外帶好幾碗回家。價格有時候會因蚵仔大小微調,但老闆很實在。

2. 鹿港阿振肉包 / 老龍師肉包
特色與亮點: 說起鹿港老街美食的代表,「肉包大戰」絕對不能不提!阿振和老龍師,這兩家堪稱鹿港的鼎泰豐等級,永遠都在排隊。阿振的包子皮比較紮實帶點咬勁,是我喜歡的口感;老龍師的皮則是走超級軟綿路線,輕輕一捏就會留下指痕那種。兩家的內餡都超讚,豬後腿肉肥瘦比例剛剛好,咬下去會爆出微甜的肉汁,加上靈魂配料—整顆完整的紅土鹹蛋黃,還有香菇提鮮。剛出爐時那個香氣,絕對讓你心甘情願排隊!有時候我會想,這包子到底有什麼魔力?可能就是那種簡單卻做到極致的滿足感吧。
推薦理由: 皮Q餡多汁,鹹蛋黃畫龍點睛,是經典伴手禮,熱騰騰現吃更是無敵享受。感受傳統手工揉麵、包餡的職人精神。
搭配建議: 單吃就很滿足!配碗清爽的丸子湯也很棒。
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
- 阿振肉包: 鹿港鎮中山路71號
- 老龍師肉包: 鹿港鎮三民路136號 (總店)
- 價格區間: 單顆約 NT$25 – NT$28 / 盒裝 (通常10入、15入) 有優惠
- 必點: 招牌肉包!通常可單買試吃。
- 營業時間: 約 08:00 – 賣完為止 (兩家都常下午就售罄)
- 我的選擇: 我個人偏好阿振的麵皮口感,但內餡兩家都很優秀。觀光客超多,要有排隊心理準備。買回家蒸過一樣好吃,但現吃真的無敵。

3. 鹿港蝦猴酥
特色與亮點: 第一次聽到「蝦猴」真的會愣住,想說是蝦還是猴?其實它就是一種長相特別的小型蝦蛄,以前可是鹿港窮人家的蛋白質來源,現在卻是珍貴的在地特產。整隻蝦猴連殼下去炸得金黃酥脆,那個香氣超級霸道!咬下去「喀滋」一聲,整隻都可以吃,鹹香鹹香的,帶點獨特的海味。我覺得它吃起來比一般蝦味先還要鮮好幾倍,是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的邪惡零食。不過真要說,殼的口感有些人可能不愛,但我超愛這種酥脆感!這絕對是鹿港老街美食中最具海洋風情又獨特的下酒菜。
推薦理由: 鹿港獨有特色海味!香酥脆口,鹹香涮嘴,體驗道地的傳統零嘴。富含鈣質。
搭配建議: 最佳啤酒、汽水良伴!當作逛老街時的零嘴邊走邊吃最對味。
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 老街沿途很多攤販都有賣新鮮現炸的蝦猴酥,找排隊人潮或看起來油鍋乾淨的即可 (例如:位於瑤林街、埔頭街交界的幾攤)
- 價格區間: 小份約 NT$50 – NT$100 / 大份約 NT$150 – NT$200
- 必點: 現炸蝦猴酥 (通常分大小份)
- DIY 提示: 新鮮蝦猴不易取得,通常直接買現成炸好的最方便。若買到生的,處理乾淨後沾薄薄地瓜粉,中高溫油炸至金黃酥脆即可,起鍋撒點胡椒鹽。
- 我的提醒: 一定要買現炸的!放軟了風味差很多。有些攤子蝦猴比較瘦小吃起來空空的,可以觀察一下。

4. 發記粉粿冰
特色與亮點: 逛到快被太陽曬昏的時候,一碗透心涼的粉粿冰就是救贖!發記的粉粿是純手工做的,用山梔子染色,呈現漂亮的天然金黃色。口感超級Q彈,咬下去是那種帶點嚼勁卻又不會硬,非常滑溜的古早味。最傳統的吃法就是淋上熬得濃稠、帶點焦香味的黑糖水,再加上碎冰。簡單,但是那種純粹的香甜和冰涼感,瞬間解暑又滿足。每次吃都讓我想到小時候巷口的那台攤車。老闆舀粉粿的手幾乎沒停過,就知道生意多好。
推薦理由: 純手工粉粿口感絕佳,天然色素,搭配香濃黑糖水,是夏日消暑聖品,古早味十足。一碗下肚,暑氣全消。
搭配建議: 單吃粉粿冰就經典!也可以加愛玉或粉圓增添口感。
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 發記粉粿冰
- 地址: 鹿港鎮民族路206號 (第一市場內)
- 價格區間: 一碗約 NT$40 – NT$50
- 必點: 招牌粉粿冰 / 可綜合 (粉粿+愛玉等)
- 營業時間: 約 10:00 – 傍晚賣完為止 (市場攤位時間)
- 我的經驗: 第一市場裡有好幾家冰店,認明「發記」!粉粿真的做得很好。假日可能要稍等一下。建議內用感受那剛從冰櫃拿出來的沁涼。

5. 鹿港芋丸
特色與亮點: 這絕對是我心中鹿港老街美食的隱藏版冠軍!外表看起來就是個樸實的糯米球,但內藏玄機。外皮是用芋頭籤混合再來米漿蒸熟的,帶著淡淡的芋頭香氣和獨特的Q軟口感。重點是裡面包的餡料!通常是爆香的豬肉燥、炒過的香菇丁、還有那不可或缺的靈魂—整顆鹹蛋黃。一口咬下去,外皮的芋香米香、內餡的鹹香肉汁和鹹蛋黃的濃郁沙感,全部融合在一起,層次豐富得要命!吃過一次就忘不掉。上次帶台北朋友來,他一口氣吃了三個… 這玩意冷掉也別有風味,但我強烈推薦吃剛蒸好的!
推薦理由: 外Q內香,鹹蛋黃與肉燥的絕妙組合,芋香迷人,口感層次豐富,是飽足感十足的特色點心。好咀嚼,長輩也適合。
搭配建議: 當作正餐間的點心,或配碗湯當輕食正餐。
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 市場內多家有名 (如:楊州肉圓蝦丸旁、第一市場內攤位)
- 地址: 通常位於第一市場周邊或市場內熟食區 (位置可能變動,問一下在地人)
- 價格區間: 單顆約 NT$25 – NT$35
- 必點: 芋丸 (通常現蒸現賣)
- 營業時間: 早上至中午過後 (市場攤位時間)
- 我的私推: 第一市場裡賣肉圓、蝦丸湯的攤子旁常有好吃的芋丸。認明蒸籠裡冒著熱氣的就對了!冷掉口感較硬,微波或電鍋稍微蒸一下會回軟。

6. 鹿港牛舌餅
特色與亮點: 別被名字騙了!鹿港的牛舌餅跟宜蘭那種厚實的完全不一樣。這裡的牛舌餅薄得像紙一樣,名副其實可以透光!吃起來超級酥脆,輕輕一掰就「啪」地裂開,入口即化,滿嘴都是濃濃的麥香和糖香。口味除了經典原味(麥芽糖餡),現在還有鹹蔥、海苔、黑糖、甚至抹茶等創新口味。我個人最愛原味,那種單純的甜香,配一杯無糖茶或黑咖啡,就是完美的下午茶點心。而且因為超薄,一不小心就會吃掉一整包… 罪惡啊!這絕對是鹿港老街美食伴手禮的經典首選,輕巧不佔空間。
推薦理由: 薄、酥、香!入口即化,甜而不膩,老少咸宜的特色餅乾。口味多元,送禮自用兩相宜。
搭配建議: 無糖茶、黑咖啡、牛奶的最佳拍檔。
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 多家知名老店 (如:鄭玉珍、三和珍、玉珍齋)
- 地址: 老街商圈及中山路上多家餅舖皆有販售 (例:鄭玉珍餅舖 – 鹿港鎮中山路71號;三和珍 – 鹿港鎮民族路131號)
- 價格區間: 散裝秤重約 NT$100 / 半台斤起,盒裝約 NT$120 – NT$200+ (視包裝大小)
- 必點: 原味麥芽、鹹蔥口味。可試吃選擇喜歡的店家。
- DIY 提示: 製作費工費時(需擀製極薄),通常直接購買。保存要密封防潮。
- 我的心得: 各家口感略有差異,鄭玉珍的很薄脆,三和珍的麥芽香氣我更喜歡。多試吃幾家再決定!買回家一定要密封好保持酥脆。

7. 蚵嗲
特色與亮點: 說到鹿港的海味小吃,怎麼能錯過蚵嗲!新鮮現剝的鹿港珍珠蚵,個頭不大但鮮味十足,裹上加了韭菜的米漿麵糊,放入滾燙的油鍋裡炸到外皮金黃酥脆。咬開那喀滋作響的外殼,裡面是飽滿多汁的蚵仔和鮮甜的韭菜,熱氣和鮮味一起衝出來,超級誘人!沾點店家特調的甜辣醬或醬油膏,更能提鮮。在老街邊走邊吃,小心燙口,但那種現炸的幸福感無可取代。我覺得鹿港的蚵嗲特別好吃,可能就是因為蚵仔夠新鮮吧!不過偶爾會吃到裹粉太厚的,蚵仔就少得可憐,買的時候要稍微觀察一下油鍋裡的成品。
推薦理由: 外酥內鮮,蚵仔新鮮飽滿,韭菜鮮甜,現炸熱騰騰的享受最能代表鹿港海港風情。銅板美食的極致。
搭配建議: 單吃就很棒,配碗清淡的湯如四神湯或豬血湯也很搭。
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 老街沿途炸物攤眾多 (推薦:天后宮廟口附近、第一市場外圍攤位)
- 價格區間: 每個約 NT$45 – NT$60
- 必點: 蚵嗲現炸現吃!
- 營業時間: 各攤不同,通常下午時段較多。
- 我的挑選法: 找看起來油鍋清澈、人潮不斷的攤子。看老闆舀的麵糊裡蚵仔和韭菜多不多。剛起鍋瀝油的最好!

8. 鹿港包子冰 (麵茶冰)
特色與亮點: 聽到「包子冰」是不是一頭霧水?這可是鹿港超有創意的古早味冰品!不是真的有包子,而是把剉冰堆成像一個圓胖的包子形狀啦!最經典的口味是淋上濃稠的古早味麵茶粉,再撒上些許花生碎或芝麻。熱騰騰、帶著微微焦香的麵茶粉,遇到冰涼的剉冰,形成一種奇妙的「冰火交融」口感。麵茶香氣超級濃郁,吃起來沙沙的又有點糊狀,甜中帶點麵粉的焦香,和清冰搭配起來意外地和諧,一點都不衝突。這絕對是鹿港老街美食中獨樹一格的懷舊甜品,其他地方很難吃到。第一次吃可能會覺得口感很特別,但越吃越順口。
推薦理由: 視覺有趣,冰火雙重口感,濃郁麵茶香氣勾起童年回憶,獨特懷舊風味。超適合拍照打卡。
搭配建議: 單吃包子冰就很有特色!也可以加煉乳增添甜味。
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 王罔麵線糊對面巷子內 / 第一市場周邊冰店
- 地址: 需稍微尋找 (例如:鹿港鎮民族路一帶詢問店家)
- 價格區間: 一碗約 NT$45 – NT$55
- 必點: 招牌麵茶包子冰
- 營業時間: 冰店通常下午時段營業。
- 我的提醒: 要快點吃!不然麵茶遇冰融化會變得比較濕黏,少了沙沙的口感層次。敢嘗試的可以點綜合,加點粉粿或湯圓。

9. 鹿港鹹蛋糕
特色與亮點: 鹿港的鹹蛋糕,顛覆你對蛋糕只能是甜的想像!這是我每次來必買的伴手禮。它是在鬆軟的傳統雞蛋糕體中間,夾入一層鹹香夠味的油蔥肉燥餡。蛋糕體本身微甜濕潤,搭配鹹香的肉燥,上面再灑滿香噴噴的油蔥酥和香菜(不敢吃香菜的要記得講),形成完美的鹹甜交響曲。冰冰的吃,鹹香風味更集中;稍微回溫,蛋糕體會更鬆軟。我個人偏好冰過的口感。這種鹹甜點心配茶真的絕配,一塊接一塊停不下來。有些店家會做成長條型,方便切片分享。
推薦理由: 鹹甜交融的獨特風味,蛋糕鬆軟,肉燥鹹香,油蔥酥畫龍點睛,口感豐富,是極具代表性的特色伴手禮。
搭配建議: 無糖烏龍茶、鐵觀音等中式熱茶的最佳良伴。當作早餐或午茶點心。
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 多家知名老店 (如:鄭興珍、玉珍齋)
- 地址: 老街商圈及中山路上多家餅舖皆有販售 (例:鄭興珍 – 鹿港鎮中山路71號;玉珍齋各分店)
- 價格區間: 盒裝約 NT$150 – NT$250+ (視大小)
- 必點: 原味鹹蛋糕 (通常一條裝)
- DIY 提示: 可嘗試製作!先烤好原味海綿蛋糕體,中間夾層鋪上炒香的肉燥(豬絞肉、油蔥酥、醬油、糖、五香粉炒至收汁),表面再灑滿油蔥酥和香菜即可。需冷藏。
- 我的偏愛: 鄭興珍的肉燥餡比較多,味道也比較重;玉珍齋的蛋糕體比較細緻。可以先試吃看看。

10. 阿婆麻糬舖 (雙糕潤、麻糬)
特色與亮點: 在老街的轉角,常常會看到一位阿婆靜靜地坐著,熟練地包著一顆顆白胖胖的麻糬,或是切著顏色繽紛的雙糕潤。這畫面本身就很有古早味。阿婆(或傳承下來的家人)賣的是純手工、不花俏的傳統米食點心。軟Q的麻糬裡面包著滿滿的花生粉或芝麻粉,簡單灑上糖粉,吃得到純粹的米香和內餡香氣。雙糕潤則是層層分明的糯米甜點,通常有白色(原味)、咖啡色(黑糖)、粉紅色(草莓或色素)三層交疊,口感軟糯帶點嚼勁,不會太甜膩,冰冰涼涼的很適合夏天。這種傳統攤位,吃的就是一份心意和手作的溫度。價格便宜,買一小盒邊走邊吃,剛剛好。
推薦理由: 純手工製作,真材實料,米香十足,甜度適中,價格親民。感受最樸實溫暖的街頭古早味。
搭配建議: 單吃就很美味,配杯熱茶更佳。
實用資訊:
- 推薦店家: 老街小巷弄內流動攤販 (常出現於瑤林街、埔頭街巷口或第一市場周邊)
- 地址: 無固定店面,需隨緣尋找。
- 價格區間: 麻糬一顆約 NT$10 – NT$15 / 雙糕潤一盒約 NT$50 – NT$80
- 必點: 綜合麻糬 (花生/芝麻) 、雙糕潤
- 營業時間: 通常下午出現至傍晚。
- 我的經驗: 看到阿婆在包就對了!數量有限,賣完就收。麻糬當天吃口感最好;雙糕潤冷藏可放1-2天。
鹿港老街10大必吃美食精華速覽表
為了讓你一目了然,我把上面介紹的10種鹿港老街美食的重點再整理一下,方便你按圖索驥:
美食名稱 | 核心特色亮點 | 推薦理由 | 價格區間 | 推薦店家/位置提示 | 最佳享用方式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王罔麵線糊 | 滑順羹湯口感蚵仔大腸新鮮生蛋黃攪拌 | 鹿港早餐靈魂古早味代表開啟旅程必吃 | 小碗45大碗55 | 民族路268號(三民路口) | 清晨現吃 |
阿振/老龍師肉包 | 紮實/軟綿麵皮爆汁肉餡整顆鹹蛋黃 | 鹿港必比登等級現做熱騰騰經典伴手禮 | 單顆25-28 | 中山路71號(阿振)/三民路136號(老龍師) | 剛出爐即食 |
蝦猴酥 | 整隻酥炸特殊海味鹹香涮嘴連殼可吃 | 鹿港獨有海產特色下酒零嘴體驗在地風情 | 小份50大份150 | 老街炸物攤(瑤林埔頭街口) | 現炸邊走邊吃 |
發記粉粿冰 | 手工金黃粉粿天然山梔子香濃黑糖 | 古法製作Q彈消暑聖品純粹好滋味 | 40-50 | 第一市場內(民族路206號) | 冰涼即食 |
鹿港芋丸 | 芋頭籤米漿外皮包豬肉燥香菇鹹蛋黃 | 鹹香飽足隱藏版美味層次豐富 | 單顆25-35 | 第一市場熟食攤(找蒸籠) | 熱騰騰現吃 |
鹿港牛舌餅 | 薄如蟬翼酥脆入口即化麥芽糖香 | 特色伴手禮輕巧美味老少咸宜 | 盒裝120起 | 老街餅舖(鄭玉珍三和珍玉珍齋) | 配無糖茶 |
蚵嗲 | 現炸酥脆外皮珍珠蚵鮮甜韭菜 | 現點現炸海港風味銅板美食 | 45-60 | 天后宮廟口/市場外炸攤 | 起鍋瀝油即食 |
包子冰(麵茶冰) | 剉冰堆成包淋熱麵茶粉冰火交融 | 造型趣味懷舊創新口感獨特 | 45-55 | 市場周邊冰店(民族路一帶) | 快吃保口感 |
鹿港鹹蛋糕 | 甜蛋糕夾鹹肉燥油蔥酥香菜鹹甜交融 | 特色伴手禮鹹甜不膩口感豐富 | 盒裝150起 | 老街餅舖(鄭興珍玉珍齋) | 冰涼配熱茶 |
阿婆麻糬/雙糕潤 | 手工現包麻糬層疊雙糕潤米香樸實 | 傳統街頭小點價格親民暖心古早味 | 麻糬10/顆雙糕潤50/盒 | 老街巷弄流動攤(隨緣遇見) | 當日新鮮食用 |
除了上面列出的十大經典,鹿港的滋味當然不只這些!時間足夠的話,記得也要試試這些:
- 麵線糊 (除了王罔): 施家、林家也各有擁護者,湯頭濃淡、蚵仔大小略有不同。
- 水晶餃/肉圓: 市場裡的水晶餃皮Q餡香,肉圓醬汁也很有特色。
- 豬油荖/綠荖: 傳統祭拜用甜點,口感軟Q帶點嚼勁,甜甜的,老一輩很愛。
- 麥芽酥餅: 薄脆的餅乾夾著甜甜的麥芽糖,簡單懷舊。
- 手工麵茶: 買罐回家自己泡,濃濃的懷舊香氣。
說真的,每次來鹿港,肚子永遠沒有裝夠的時候!
鹿港美食老實說 Q&A
Q1:你心目中絕對不能錯過的「鹿港老街美食」前三名是?
哎呀,這問題好難!硬要選的話… 芋丸絕對是我的第一名,那個鹹蛋黃肉燥的組合太銷魂,其他地方吃不到這種風味。再來是清晨那一碗王罔麵線糊加蛋黃,沒吃到感覺一天沒開始。第三名很難選,蝦猴酥的獨特海味和牛舌餅的薄脆香甜真的難分高下,看當時心情吧!啊,發記粉粿冰的純粹古早味也很難割捨… 你看,三個名額根本不夠用!
Q2:帶長輩或小孩逛鹿港老街,哪些美食比較合適?
帶長輩的話,麵線糊當早餐溫和好入口。肉包(記得選皮軟的老龍師)和鹹蛋糕他們通常很愛,鹹甜適中。牛舌餅夠酥入口即化,配茶很棒。粉粿冰或包子冰當甜點也不錯。小孩的話,蚵嗲(小心燙)炸得香噴噴通常很受歡迎,雙糕潤顏色漂亮又軟Q,牛舌餅甜甜脆脆的肯定愛。蝦猴酥像點心,看小孩敢不敢嘗試整隻的。重點是找有座位的地方讓長輩休息著吃,別一直站著。
Q3:聽說有些攤位排隊排很長,真的值得等嗎?有沒有什麼秘訣?
嗯… 這個要分開看。像阿振、老龍師肉包,現做出爐的那一口爆汁感,我覺得排一下值得(避開中午觀光客最多時段,早點去或下午三點後有時人較少)。王罔麵線糊動作很快,就算排隊也不太會等超過15分鐘,絕對值。發記粉粿冰也是,老闆手腳俐落。但有些炸物攤如果人龍太誇張,其實附近找家油鍋乾淨、食材看起來新鮮的,味道差異未必有價格差距那麼大(有些名店真的漲不少)。我的秘訣是: 想吃排隊名店,選非假日!平日早上九點前到老街,通常暢行無阻。假日就… 要有耐心,或者先鎖定一兩家必吃的排,其他隨緣。鹿港老街美食很多,有時不經意發現的小攤反而有驚喜!
走在鹿港的老街,吃的真的不只是食物本身。每一口古早味,都連著在地人的生活記憶、職人的手感溫度。那些斑駁的老招牌後面,可能是幾代人的堅持。下回來鹿港,別光顧著打卡,慢下來,找個角落坐下,細細品嚐這些藏在巷弄裡的真正好滋味。相信我,你會跟我一樣,為了那幾口難忘的味道,一次又一次地回來。肚子吃撐了?沒關係,散步到摸乳巷或龍山寺走走,消化一下,待會再戰!鹿港的味道,永遠值得你騰出胃的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