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為一個近乎把臺灣地圖走穿的老旅人,我總在尋找那些藏著故事的角落。這次,我鑽進了淡水文化園區殼牌倉庫,沒想到這片紅磚牆圍起來的天地,不只裝著歷史,還塞滿了讓人驚喜的現代活潑勁兒。這裡的磚瓦縫隙彷彿藏著老淡水人的低語,述說著煤油燈時代的點滴。讓我帶你走進去,好好感受一下!
目錄
認識殼牌倉庫
淡水文化園區殼牌倉庫,別看它現在安安靜靜地當個"園區",它的過去可風光得很!我說啊,這裡根本就是淡水發展的活字典。早年(大約是日治時期吧),英商「殼牌」公司眼光精準,看中淡水河口的交通優勢,蓋起了這組倉庫群,主要用來儲存和轉運當時重要的戰略物資——煤油、樟腦、汽油這些。那時的淡水河面,船來船往,熱鬧得很,這倉庫就是見證者。
這些建築本身也很有看頭,是臺灣少數儲存完整的洋行倉庫建築群,紅磚牆面、拱圈、木桁架屋頂,特別是那個超級醒目的大煙囪,都是時代的特色標誌。戰後這地方命運多舛,曾被軍方接管,一度面臨拆除危機(想想就後怕),幸好經過地方人士的努力奔走,最後成功登入為市定古蹟,才得以保全。現在的殼牌倉庫,由新北市文化局管理,轉型成結合古蹟儲存、藝文展演、休憩空間的多功能園區,名字也昇華成了更有意義的「淡水文化園區殼牌倉庫」。每次看到古蹟成功活化再利用,心裡都暖暖的。
殼牌倉庫建築群特色速覽
| 特色專案 | 說明與亮點 | 個人小發現 |
|---|---|---|
| 經典紅磚牆 | 採用當時高品質的清水磚,堆砌出厚實牆體,見證百年前建築工法。 | 陽光斜射時,磚縫光影變化超美,攝影迷別錯過。 |
| 獨特拱圈迴廊 | B棟倉庫側邊連續的磚造拱圈,極具韻律感,是代表性建築語彙。 | 迴廊下有風,夏天走過特別涼爽,建築智慧啊! |
| 巨大鐵製油槽 | 園區保留了幾個巨大的圓形鐵殼油槽殘跡,雖鏽蝕卻更具工業歷史滄桑感。 | 油槽內部空間感特殊,想像當年儲滿燃料的景象。 |
| 高聳煙囪 | 園區內最顯著地標,曾是鍋爐房設施的一部分,訴說著工業動力需求。 | 站在煙囪下抬頭望,真有穿越感! |
| 防爆磚牆設計 | 部分牆體特別加厚,據說是當年儲存易燃物資的安全考量。 | 靠近仔細觀察,能發現磚牆厚度差異,古人的謹慎。 |
| 舊鐵軌遺跡 | 隱藏在草叢或地面,顯示當年倉庫與碼頭間可能有輕便軌道連結運輸貨物。 | 仔細找找,散佈的小驚喜。 |

門票與開放時間
好訊息!對旅人荷包最友善的那種——淡水文化園區殼牌倉庫全年免費參觀!是的,你沒聽錯,免費開放!無論是想深入瞭解歷史建築、看展覽、單純散步吹風,或者像我這種喜歡找地方發呆看河景的人,通通不用花一毛錢就能進來走走。這點真的要給新北市政府按個讚,讓珍貴的文化資產真正成為全民共享的空間。
開放時間也很親民:
- 週二至週日: 上午 9:30 到 下午 5:30。
- 週一:固定休館日(別白跑一趟哦)。
- 國定假日:原則上開放,但建議出發前再快速瞄一下官方資訊比較保險(偶爾會有特殊調整)。
交通&停車
要抵達這個隱藏在淡水老街後方的秘境,交通其實挺方便的,尤其對依賴大眾運輸的朋友來說。我自己習慣搭捷運,簡單又不用煩惱停車問題。
🚇 搭捷運超方便:
- 搭乘淡水信義線(紅線),一路坐到終點站「淡水站」。
- 出站後,沿著淡水老街(中正路)往西走,就是往漁人碼頭、紅毛城的方向啦。
- 走過熱鬧的老街區、過了福佑宮後,留意右手邊(靠河岸側),會看到指標指向「淡水文化園區殼牌倉庫」。
- 在「中正路二段15巷」右轉進去(巷口有顯著招牌),再走個約3-5分鐘就到達園區入口了。從捷運站慢慢散步過來,大概15-20分鐘腳程,順便感受老街風情。
🚙 開車/騎車:
開車或騎車來,坦白說,停車就是個挑戰了,尤其是在假日淡水根本人滿為患的時候。
- 停車場資訊:
- 文化園區小型停車場:園區後方有個小小的停車場,但車位非常非常少,大概不到10格吧,主要供工作人員或參展單位使用,一般遊客想停進去,純粹看運氣(我每次都沒看到空位...)。
- 鄰近公有停車場:
- 淡水國中地下停車場:距離園區最近的大型公有停車場,步行約5-8分鐘可達。地址:淡水區文化裡真理街6號。這是我最常停的點,不過假日一樣一位難求。
- 淡水捷運站周邊停車場:捷運站附近有好幾個民營停車場(如英專路地下停車場、新生街停車場等),但距離殼牌倉庫就遠一些了(步行約15-20分鐘)。
- 路邊停車格:中正路老街沿線及周邊巷弄有路邊停車格,但數量稀少且常滿位,假日更是搶破頭。

真心建議:
- 優先選擇大眾運輸! 省錢、省時、省找車位的麻煩。從捷運站走過來當暖身剛剛好。
- 如果非得開車: 務必預留至少30分鐘找停車位的時間,特別是假日。淡水國中地下停車場通常是相對近的選項。
- 騎機車: 稍微好停一點,園區周邊巷弄或旁邊的文化路上可能找到機車格(但還是不容易)。
景點必去,這樣玩才內行!
進了園區,別急著拍照打卡,殼牌倉庫值得你慢下腳步細細品味。這裡不只是個「點」,更像是一個故事的「場域」。讓我這個踩點無數的老旅人告訴你,哪些角落不容錯過,怎麼玩才不會只拍到一堆紅磚牆回家:
- 油槽遺址公園:
這絕對是園區的靈魂所在!幾個巨大、鏽跡斑斑的圓形鐵殼油槽半埋或散落在草坪上,超級震撼。當年這些龐然大物可是裝滿了燃料動力。站在這裡,你能強烈感受到工業遺址的歷史張力。我特別喜歡下午時分,陽光斜射在鏽鐵上呈現的溫暖色澤,與紅磚牆產生一種時空對話的美感,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(相信我,廣角鏡帶上)。
- B棟倉庫(展覽空間):
棟擁有優美拱圈的紅磚倉庫,現在是園區最主要的藝文展覽空間。展覽主題非常多元,從淡水在地文史、藝術創作、當代議題到親子互動展都有,水準挺不錯的。隨時去幾乎都有展可看。展覽免費參觀(部分特展可能有不同規定),進去吹冷氣看展覽,順便感受一下當年倉庫的空間尺度,一舉數得。入口處通常有當期展覽的資訊可以索取。 - 殼牌故事館(A棟):
想徹底搞懂「殼牌」是誰?為什麼倉庫會在這裡?它經歷了什麼故事?來故事館就對了!這裡有豐富的歷史圖文、文物展示和影音資料,系統性地介紹殼牌公司與臺灣(淡水)的淵源、倉庫的興衰轉變與儲存運動歷程。建議第一站或離開前來這裡補腦歷史知識,你會對腳下踩的每一步更有感覺。資訊量豐富但不會太硬,容易消化。 - 北門鎖鑰碑與清法戰爭遺跡:
別以為殼牌倉庫只有殼牌的故事!在園區入口附近(靠近河岸側),你會發現一塊重要的石碑——「北門鎖鑰」。這塊碑可是大有來頭,它原本立於清領時期興建的「滬尾礮臺」(今滬尾礮臺公園內),是劉銘傳所題,象徵此地為北臺灣的重要防衛門戶。後來因故遷移至此儲存。旁邊還有一些清法戰爭時期遺留的彈孔痕跡(在部分牆體上)!這提醒著我們,淡水在清末曾是重要的戰場。這塊碑常被忽略,卻是連線不同時期歷史的關鍵物證。 - 園區步道與河岸觀景:
園區規劃了舒適的步道穿梭在各棟建築與綠地之間。一定要沿著步道走到靠近淡水河岸的邊緣!這裡視野開闊,可以遠眺關渡大橋,靜看淡水河緩緩流淌與觀音山的靜謐身影。傍晚時分來這裡看夕陽染紅河面,非常愜意(雖然比不上漁人碼頭的落日,但勝在人少清幽)。這裡也設有座椅,適合放空、休息、野餐(記得收拾乾淨)。 - 特色小店與輕食空間:
園區內進駐了幾家頗有質感的小店,集中在C棟倉庫一帶:- 滬尾偕醫館咖啡 / 輕食:由馬偕相關醫療歷史延伸的文創空間,提供咖啡、茶飲、簡單輕食。口味還行,重點是環境氛圍很好,坐在百年老倉庫裡喝咖啡是個特別的體驗。
- 文創商品店:販售淡水在地特色文創商品、伴手禮、文具小物等。

我的私房停留路線建議:
進園區 → 先逛殼牌故事館(A棟,瞭解背景)→ 漫步油槽遺址公園(感受主場景)→ 參觀B棟倉庫當期展覽 → 尋找北門鎖鑰碑 → 沿步道散步到河岸觀景處放空 → 最後到C棟小店喝杯咖啡休息或逛逛文創店。這樣一圈下來,大約需要 1.5-2.5小時(視看展和停留時間)。
殼牌倉庫「必體驗」清單:
- 觸控百年紅磚牆:感受歷史的溫度與質地。
- 在巨大油槽前拍張對比照:感受工業遺址的震撼。
- 找尋牆上的戰爭彈痕:想像當年的烽火。
- 河岸邊看一場淡水河日落:享受片刻寧靜。
- 坐在老倉庫裡喝杯咖啡:品味時空交融的氛圍。
- 仔細閱讀殼牌故事館的歷史:讓旅程更有深度。
- 留意建築細節(拱圈、桁架、煙囪):欣賞百年建築工藝之美。
附近景點,順便打包帶走
淡水好玩的地方實在太多,只逛淡水文化園區殼牌倉庫太可惜啦!它位置超好,就在淡水老街的核心延伸帶。我總習慣把這裡當作一個寧靜的起點或中繼站,串連其他經典景點,排個一日遊剛剛好:
-
淡水老街(中正路)
- 介紹: 這還用多說嗎?就是淡水最熱鬧、最具代表性的那條路!滿滿的觀光人潮,兩旁擠滿各式攤販和店面,賣吃的、賣喝的、賣伴手禮、賣玩具紀念品,應有盡有。阿給、魚酥、鐵蛋、巨無霸霜淇淋...空氣中都飄著食物的香氣。這裡最能感受淡水熱鬧滾滾的觀光能量。
- 地址: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、公明街、重建街一帶。
- 交通: 從殼牌倉庫出來,走回中正路二段15巷口右轉就是中正路(淡水老街)。用走的就行,不到5分鐘!
- 營業時間: 店家及攤販營業時間不一,一般來說從早上 10:00 左右開始,一路熱鬧到晚上 9:00-10:00(甚至更晚),假日更是人聲鼎沸。想吃地道小吃或買伴手禮,這邊選擇最多。
-
福佑宮
- 介紹: 這可是淡水最古老、香火也最鼎盛的媽祖廟!建立於清朝雍正年間(1732年),歷史超級悠久,被列為市定古蹟。廟本身的建築就很值得一看,雕刻、彩繪都非常精美。它不僅是信仰中心,更是淡水發展史上重要的核心地點,見證了淡水的興衰。逛老街時順路進去感受一下莊嚴古樸的氛圍,祈求旅途平安。
- 地址: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00號。
- 交通: 它就座落在淡水老街上(中正路),從殼牌倉庫走回老街後,往老街東邊(捷運站方向)走幾分鐘就到了,非常顯眼。
- 營業時間: 一般廟宇開放時間,約 早上 6:00 開門至 晚上 9:00 左右。隨時都能進去參拜參觀。

-
紅毛城(前英國領事官邸)
- 介紹: 淡水最指標性的古蹟之一!紅通通的建築超醒目。最早是西班牙人在1629年建的聖多明哥城,後來被荷蘭人重建(所以叫紅毛城),清朝時續用,後來租給英國當領事館用。現在裡面規劃成博物館,可以看到不同時期在這裡留下的生活痕跡和文物。登上城樓視野超棒,可以俯瞰淡水河口美景(跟殼牌倉庫看的角度不一樣)。領事官邸內部陳設也很有看頭,感受一下殖民時期的官邸生活。
- 地址: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8巷1號。
- 交通: 從殼牌倉庫出來沿中正路往西(漁人碼頭方向)步行約 15-20分鐘。或可在淡水捷運站前搭紅26公車在「紅毛城站」下車。
- 營業時間:
- 週一至週五:上午 9:30 - 下午 5:00
- 週六及週日:上午 9:30 - 下午 6:00
- 國定假日開放時間比照週末。週一休館(若遇國定假日則順延休館)。
-
淡水海關碼頭園區
- 介紹: 一樣是市定古蹟,就在淡水河岸邊,鄰近紅毛城。這裡曾是清朝後期洋關辦公的地方,有漂亮的洋樓建築和長長的木棧道碼頭。這裡的視野也很棒,看河看山看船都很適合,氛圍比紅毛城更悠閒開闊。園區內的洋樓常設有展覽,介紹淡水的港埠貿易史和海關故事。木棧道碼頭是拍照熱點,尤其黃昏時分很美。
- 地址: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59號。
- 交通: 從殼牌倉庫步行約 10-15分鐘(沿中正路往西)。就在紅毛城旁邊一點點,通常會跟紅毛城一起打包參觀。
- 營業時間:
- 戶外園區:24小時開放。
- 海關洋樓(展館):週一至週日 上午 9:30 - 下午 5:00(每月第一個週一休館)。

-
真理大學 / 淡江中學
- 介紹: 這兩所美麗的學校緊鄰著紅毛城。真理大學前身是牛津學堂,是馬偕博士創辦的,校園內有許多優美的歷史建築(如教士會館、姑娘樓),充滿人文學院氣息。淡江中學校園更是古色古香,許多電影MV都在這裡取過景(像「不能說的秘密」)。這兩個校園都開放民眾參觀(但請保持安靜,尊重上課),漫步其中感受濃厚的學院歷史風情和綠意盎然的環境,是鬧區旁的清幽選擇。
- 地址:
- 真理大學: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32號。
- 淡江中學: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26號。
- 交通: 從殼牌倉庫步行至紅毛城後,沿真理街往上走即可到達。
- 營業時間: 校園原則上 白天開放參觀(大約上午 8:00 至 下午 5:00),但請遵守校園規定,勿打擾教學活動,部分建築內部可能不開放。

淡水一日遊經典路線推薦(起點:淡水捷運站):
捷運站 → 淡水老街(吃小吃)→ 福佑宮 → 淡水文化園區殼牌倉庫(深度歷史)→ 淡水海關碼頭園區 → 紅毛城 → 真理大學/淡江中學 → 漁人碼頭(看夕陽、情人橋)。時間充裕的話,中途還可以插個小白宮或滬尾砲臺。
Q&A(3個問答,簡答)
1. 上午 9:30開園後 ~ 11:00前: 人潮較少,光線清澈,拍建築結構和紅磚牆光影很讚。
2. 下午 3:30 ~ 閉園前(尤其是日落前1-2小時): 斜射光讓紅磚和油槽呈現溫暖金黃色澤,河岸邊也能拍到不錯的夕陽餘暉。假日人會比較多,想拍空景得抓緊時間或找角度避開人群。